“互聯網+”農業旅游發展出一種推廣農業旅游的新模式。在“互聯網+”的旅游時代,當互聯網邂逅了農業旅游,便塑造了最美好時代下的最美麗鄉村,農業旅游便進入了3.0時期。計算機、手機移動互聯網,微信、淘寶等各種平臺以及創意互聯網思維等與農業旅游的完美融合,將實現農業旅游的創新、增效,創造出鄉村旅游的新價值形態。
互聯網進軍農業旅游以來,不僅在營銷方面實現互聯網化,其生產服務過程及其信息還開放給了互聯網平臺,實現了旅游線上線下的無縫連接。互聯網、物聯網的盛行,線上線下聯動發展,移動APP的出現與發展,都將促進農業旅游產業融合、旅游體驗智慧化、旅游方式轉變、旅游消費升級。“互聯網+”農業旅游的模式是通過線上的信息展示、營銷、互動、決策、預訂及支付等完善農業旅游游前的線上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緊密結合的高效管理以完善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滿足游客個性化、多元化的農業旅游體驗,從而形成線上線下服務體驗的閉環過程。游客動一動手指就可以輕松實現私人定制般的農業旅游。
就目前發展形勢而言,互聯網對我國農業旅游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互聯網+”農業旅游的運營方式主要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供給旅客農業旅游信息,實現線上預訂下單,線下農業旅游體驗,形成互聯網訂單農業旅游模式。中國鄉村旅游網是以回歸自然、體驗鄉村為主導,集鄉村休閑旅游、農業旅游、森林旅游和民俗旅游等為一體,致力于提供鄉村旅游資訊和全國游信息,促進鄉村旅游資源進行優化組合的綜合性門戶網站。
依托于互聯網和新媒體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中國鄉村旅游網介紹了國內鄉村旅游動態,分析了鄉村旅游熱點問題及發展趨勢,主要服務于休閑農業主體,引領了休閑消費新業態,并且全面推進了休閑農業信息化水平。作為鄉村旅游互聯網行業的早期實踐者,中國鄉村旅游網給全國政府、企業、讀者提供了最專業、最豐富的旅游咨詢和戶外資訊,與各界人士合作打造了全國最權威最有價值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品牌推廣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中國鄉村旅游網的內容設置有行業新聞、地方動態、媒體視點、美麗鄉村、特色小鎮、民俗旅游、節慶活動、鄉村旅游規劃、景點導覽、鄉村旅游瞭望、理論研究、休閑智庫、高端訪談、政策導讀、旅游扶貧、休閑農業、鄉村游記、縣域推介等板塊,涵蓋各方面針對鄉村旅游的相關信息。不同的板塊有不同的內容,通過對網站內容進行整合分類,方便人們上網查找其感興趣的鄉村旅游信息,讓更多的人了解鄉村旅游,了解這個新型的產業形態以及鄉村旅游的文同時,在網站上展示一些地方特色或者地方特產,如馬鈴薯、蘑菇、西瓜、化底蘊和特色。
一水一山村通過新媒體向消費者提供可視化功能,消費者在瀏覽產品時就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了解詳情,進一步加深客戶的信任度,真實反饋更讓人放心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