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智能化主要是利用物聯網技術提高現代農業生產設施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發展精準農業和智能農業。通過互聯網,全面感知、可靠傳輸、先進處理和智能控制等技術的優勢可以在農業中得到充分的發揮,能夠實現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全程控制,解決種植業和養殖業各方面的問題。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大田種植向精確、集約、可持續轉變,基于互聯網技術的設施農業向優質、自動、高效生產轉變,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畜禽水產養殖向科學化管理、智能化控制轉變,最終可達到合理使用農業資源、提高農業投入品利用率、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的目的。
農業經營主要是利用電子商務提高農業經營的網絡化水平,為從事涉農領域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在互聯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購買和電子支付等業務。通過現代互聯網實現農產品流通扁平化、交易公平化、信息透明化,建立最快速度、最短距離、最少環節、最低費用的農產品流通網絡。近幾年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逐步興起,國家級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大部分實現了電子交易和結算,電商又進一步讓農產品的市場銷售形態得到根本性改變,2015年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已超過1000億元,“互聯網+”農業經營的方式顛覆了農產品買難賣難的傳統格局,掀起了一場農產品流通領域的革命。
農業管理主要是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使農業管理高效和透明。從農民需要、政府關心、發展急需的問題入手,互聯網和農業管理的有效結合,有助于推動農業資源管理,豐富農業信息資源內容;有助于推動種植業、畜牧業、農機農墾等各行業領域的生產調度;有助于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有助于加強農業應急指揮,推進農業管理現代化,提高農業主管部門在生產決策、優化資源配置、指揮調度、上下協同、信息反饋等方面的水平和行政效能
農業服務主要是利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提高農業服務的靈活便捷,解決農村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讓農民便捷地享受到需要的各種生產生活信息服務。互聯網是為廣大農戶提供實時互動的扁平化信息場化、多元化服務轉變。互聯網時代的新農民不僅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取先進的技術信息,也可以通過大數據掌握最新的農產品地理分布、價格走勢,從而結合自己資源情況自主決策農業生產重點。
農業逐漸向智能化無人化發展,現代農業已告別傳統農業的種植及養殖習慣,農視云可視化農業直播平臺采用互聯網工具與大數據分析助力傳統農業升級創新,幫助農業實現跨越發展。
更多內容推薦:可視化農業直播平臺的運用實現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