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農業建設是具有前瞻性和復雜性的系統工程,需要一系列條件進行支撐,只有在基礎設施完備、產業發展健全、科技手段豐富、人才保障有力、市場體系完善、發展環境優化的條件下,現代化農業建設才可能順利、快速推進。信息化基礎設施是支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及信息技術應用的各類設備。
裝備,是分析、處理以及傳播各類信息的物質基礎,政府是推進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建設的第一主體。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廣播電視網、電信網、互聯網的建設及其他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農業4.0時期,互聯網基礎設施將是以光纖光通信為骨干的,以IP作為連接以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計算作為網絡功能,同時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動接入的互聯網,為用戶提供一個高
安全性、靈活性和高質量服務的網絡環境。
信息產業的發展開拓了農業發展的道路,農業信息產業的發展作為重要的物質內容,直接影響著農業可持續發展策略,企業是農業信息化產業支撐體系的主要實施主體?,F代農業的優化結構主要是憑借農業機械化、化學以及生物技術,在這個結構中存在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及時、準確并全面進行有效傳遞,才能夠將農業科學知識與創新技術有效轉化為生產力,其對農業產業結構起著直接的作用,從而影響著農業4.0的建設與發展。農業4.0時期,將涌現一批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服務于農業產業的大型跨國網信企業,打通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之間的邊界,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農業信息化科技創新與應用基地建設是推進農業4.0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推進科技支撐體系建設的主體提升農業信息化科研支撐和創新能力,要完善農業農村信息化科研創新體系,壯大農業信息技術學科群建設,科學布局一批重點實驗室,加快培育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農業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儲備。農業4.0時期,就是要通過大幅度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來突破資源環境約束,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改善農產品品質,發展農業產業化,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業發展轉型升級。推進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迫切需要一批既懂現代信息技術。